风过玉峰绿,携手护碧水——传媒学院“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二)

作者: 包艳姣 杨启程     编辑: 余茵     时间:2023-07-08

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为进一步提升村民爱河护河的知晓率、参与率,增强村民的护水节水意识,并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厚植生态底色,彰显乡村本色。2023年7月6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传媒学院“共护乡村一泓水 同筑乡村振兴梦”暑期社会实践服务团队,在南宁市上林县白圩镇玉峰村开展以“风过玉峰绿,携手护碧水”为主题的实践活动。

进入村户调查 探究水质情况

实践团队进入村户调查村民用水习惯和当地水质情况,村民们都高度配合,认真回答队员们提出的每个问题。为使本次实践调研报告更具有真实可靠性,实践团队对50个村户,共150余名村民进行了问卷调查、实地访谈,并对村民的生活用水进行采样和检测,深入了解了玉峰村饮用水安全、村民饮水习惯、对保护水资源的态度和农药化肥使用情况,以及水质对农作物产出的影响等情况。

同时队员们还对玉峰村村支书黄茂明进行了深入采访。通过采访,队员们了解到玉峰村无工业污水,水质良好,但村民的生活污水会排入河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水质健康程度。在问及玉峰村河流分布情况时,黄茂明介绍了玉峰村主要有玉峰河、清水河、狮螺河。针对河流保护方面,玉峰村各河段长会严格落实巡河相关要求,同时也会有村外的公益环保组织或保洁员定期开展巡河活动,重点查看河道水质、水域环境等,并就汛期碍洪排查、河湖“清四乱”整治。



实践团队入户进行问卷调查(罗嵩樾/摄)



实践团队进行村民生活用水水质采样和检测(罗嵩樾/摄)



实践团队成员采访村支书黄茂明(罗嵩樾/摄)


推广全民护水 倡导环保理念

在实践团队深入走访村户过程当中,实践团队会进行水资源保护、垃圾科学分类、饮用水安全知识的宣传推广。他们为村民发放宣传海报,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与村民宣传讲解,生动有力地让村民了解当地在水资源保护过程中真实存在的问题,河流生态保护对乡村振兴和村民饮水安全的重要性,以及水资源保护、垃圾科学分类的具体举措。引导村民从生活细节入手,源头上避免生活垃圾对水资源和土壤造成污染,有效改善人居环境,助力乡村生态振兴工作。

实践团队还向村民介绍使用保护水资源的小程序--“全民护水”以及护河巡河的小程序——“趣河边”“巡河宝”。除了耐心细致地与村民讲解小程序使用功能、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实践团队还以实际行动呼吁村民们一起加入水生态环保志愿服务队伍中。最后,村民代表还主动与实践团队成员一同宣读水资源保护倡议书,积极倡导“生态文明”及“绿色乡村”的环保理念。



实践团队向村民发放宣传册(罗嵩樾/摄)



实践团队成员向村民介绍爱水护河小程序的使用方法(罗嵩樾/摄)



村民代表与实践团队共同宣读水资源保护倡议书(罗嵩樾/摄)


化身巡河卫士 守护河流生态

为保护玉峰村生态环境,实现河道保洁常态化,实践团队组成巡河护河小分队,化身巡河卫士,共同守护河流生态环境。他们主要针对玉峰村的主要河流进行认真巡查、水样采集、水质酸碱度检测,并及时制止沿路村民乱扔垃圾,排放脏水。实践团队发扬着不怕脏、不怕累、乐于奉献的精神,仔细清除河岸垃圾,不管是藏在草里的还是压在石头下的,统统都不放过,忙碌的身影顿时也成了河边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巡河过程中,实践团队成员还向沿河路过的村民宣传护水和防溺水知识,并积极带动了村民群众参与进来,将烟头、纸屑、碎玻璃、塑料袋等垃圾进行分类清理,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参与河流保护的良好氛围,维护好优美的生态环境,共同建设美丽乡村。



实践团队成员对河边两岸的垃圾进行清理(杨启程/摄)



实践团队成员进行水样采集与检测(杨启程/摄)



村民与实践团队成员一同参与巡河(杨启程/摄)


实践团队以实际行动彰显了青年朝气,将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责任意识牢记心中,争做守护碧水的倡导者、践行者和监督者。本次实践团队作为守护玉峰青山绿水团队的组成部分,将会努力号召更多的人关心农村生态环境,也希望在更多人的努力下,可以让绿色成为时尚,爱护环境,保护生态,大力践行生态文明理念,为抒写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时代篇章贡献青春力量。


撰稿:包艳姣、杨启程

一审一校:包艳姣

二审二校:李积谦

三审三校:刘  刚



上一条:关爱留守儿童,助力乡村振兴——传媒学院“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三) 下一条:共护乡村一泓水 同筑乡村振兴梦——传媒学院“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一)

关闭

0771-4733959

周一至周五 09:30~17:00